之前说过的对《伪装者》中人物和事件原型做的一些考证……确切说也不算考证,就是搜刮搜刮记忆,联想一下人或事的原型可能是历史上的哪个……

大家随便看看吧~  (。˘•₃•˘。)


不过……如果我对人物原型的猜测正确的话,那么历史上是老师活下来了,牺牲的是小明。



明台

明台的原型,我猜测可能是抗日杀奸团。 

抗团是军统的外围组织,但成员多有亲共,39-40年间活跃在平津地区。其团员共同的特征就是年轻,学生,家境优越,爱国进步,一腔热血。执行的任务也多是刺杀和破坏。 

明台也许没有具体到某个人的原型,而是整合了这个组织的群体形象,也可能比较多的参考了冯运修。 

冯运修——抗日杀奸团的行动组组长,伪军华北总司令齐燮元的侄少爷,年轻风流的贵公子,舍生取义的抗日英雄,壮烈牺牲的时候只有19岁。具体事迹大家可以去搜萨苏的“神枪碧血”一文,写得很详细了。说句不尊敬的话,那真是苏得没、有、谁、了! 

抗团有个很苏也很中二的规矩,就是成员依据排行起化名。冯运修的化名是“史山风”,他在团内排行十三,有个风字……


以前开过玩笑,说抗团是抗日千金团——个个公子小姐的,不是名门就是世家。他们年轻,天真,冲动,从客观角度讲,作为特工不够专业,犯了一些错误。但是,如果这些年轻人不是选择了参与抗日,那么以他们的家世,大可以度过富贵、安闲且功成名就的一生。但他们选择了抗日。优越的家境和先进的教育背景赋予他们的是超出同龄人的责任感与正义感。 

40年后抗团不再活跃的原因是他们遭到了日方清剿。这些原本都是娇生惯养的小姐和少爷们以鲜血和生命证明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他们牺牲的时候,恐怕比大多数《伪装者》的观众们都要年轻吧? 

P个S:《大宅门》续集里的白美的原型,应当就是这个抗日杀奸团的成员,天津达仁堂的大小姐乐倩文。 


明楼

这个是被八过的,赫赫有名的五重间谍袁殊。 

不过根据看过的资料,我个人倾向的看法是袁殊是一个职业化的特工,国共日苏都是他的客户……当然最后是彻底倒向了TG。他又不傻。但袁殊受冷遇不是从WG开始的,事实上从很早以前,TG就不再信任他了。而袁殊本人也不算红色信徒……他是无政府主义者,并且摒除了理想化的色彩。 

这一点从他在抗战期间担任的职务能看出一点蛛丝马迹,说明他属于被“运用”的。等抗战结束,军统要逮捕他,他逃到苏区,也被捕。此事在军统内引起了一波嘲笑,老同事们并不觉得他冤枉。 

相比之下,明楼是一个更加坚定信仰的人。可能是艺术的升华吧?或者部分参考了潘汉年。 

“南潘北王”,潘汉年绰号“小开”,以上海为活动中心,是TG情报组织的一线领导人。绝对的自己人。后来不被信任确实是一个悲剧。不过他的被冤,我多少能理解一点,因为他的关系实在是太过复杂了,存在巨大的政治风险,TG本身已经承担不起。这不是单纯的信不信任的问题。 

好在潘汉年现在在各种公开渠道里都是一个承受了污名的英雄形象……虽然个人感觉……越是细究,越难以揣摩他真正的立场。毕竟,他是特工里的特工,真实的潘汉年就是一个大写的谜。但可以肯定一点的是,他是一个具有极大人格魅力的人。 


王天风

从名字上来看,原型可能是王天木。差一个字。嗯。

军统四大金刚之一,抗日期间担任军统天津站站长,是抗日杀奸团的领导人,有叛徒污名,但最后还是以军统地下人员的名义活到了抗战后,最后终老于台湾。 

虽然官方一直没有给他正名,但综合前因后果,基本能判断出王天木叛变是得到军统高层允许的。存疑的就是他当时告诉了日本人多少情报?尤其后来平津地区军统组织遭遇重创,华北区几近覆灭,是不是被他卖的? 

王天木本人没有回忆录,另一位四大金刚之一陈恭澍倒是有,而恰巧陈恭澍也有被俘、被允许假叛变潜伏在日伪的经历——我看过陈恭澍的回忆录,参考他的被俘经历来看,结论就是难怪军统老被TG骂作通敌…… 


因为76号这帮人基本来源就是中统、军统、TG,叛徒凑成了一堆。几家都是老熟人了。所以,底下的人拼死拼活,但一旦逮到高层人员,相互间都会通气。本部愿意留人的话,被俘者就可以取得“双重间谍”的身份……实事求是地讲,我认为这是一种充满了中国特色的“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客气做法。王天木、陈恭澍都是这么“双重”的。这种双重其实很被动,日后也难以和真正的叛变相区分。 

所以可能会有真英雄因此而顶着污名过一辈子,但也可能会有真·叛徒就这么蒙混着活下来了。前者固然委屈,但如果是后者,又让那些被出卖了的、却宁死不接受任何条件的烈士们英灵何安呢? 


几家里最不讲人情的就是TG。 

TG的密战纪律是被捕后不许承认自己的党员身份,更不要说组织职务了,承认是党员的就算叛徒。江姐就差一点被这条卡成“叛徒”…… 

总之特战强也不是白来的,“铁一般的纪律”,哪有那么轻松?执行起来就是血和泪。 


南田洋子&汪曼春

大概川岛芳子拆成了两部分吧?日本人的一部分,中国人的一部分。 

她太有名了,不多说了。 

感兴趣的话,提供一条旧闻:据说她一直活着,有老年照片为证,可以搜搜。 


于曼丽

军统之花安占江。 

她跟日本人有仇,所以年纪很小时便只身投入了军统。因相貌极美,军统内颇有些人士妄想一亲芳泽,但她是军统内出了名的“冷美人”,且枪法好、擅长擒拿格斗,号称“女煞星”,是戴笠的亲信。 

也难怪作者都喜欢谍战题材,曼丽这么二次元的人设居然都能找到真人版……但因为大家能够理解的原因,她在抗战期间曾持枪杀夫的经历(黑寡妇……)远比她曾成功潜伏同文书院、绑架日本特务教官的战绩要有名得多。也是悲哀。(“杀夫”其实是“杀夫未遂”,毕竟对方也是特务,素质非凡) 

安占江在临澧班不是学员,是教官。值得开心的是——她顺利活到了抗战胜利,终老于台湾。 


刺杀波兰之鹰

日本天皇特使被刺事件。 

由军统策划,执行者是军统特工麻克敌。被刺杀者有两人,高月保和乘兼悦郎,因为是天皇特使所以二人不仅身居要职,更是身份显赫的大贵族,到中国来这么一圈日本人死命地供着。但还是被军统找到了可趁之机。刺杀结果是高月保死亡,乘兼悦郎受伤。高月保是远东战略专家,绰号“拉脱维亚的樱”,跟“波兰之鹰”有微妙的对仗感,估计是从那里化来的。他还是对华细菌战的负责人之一。 

虽然我一向反对以暗杀作为特战重心,但对于此次行动也必须说:杀得好,杀得妙,杀得漂亮、呱呱叫。罪大恶极的该死之人,不杀不足以告慰冤魂。 

不过这事儿是发生在北平的……是北平站的功劳。刺杀成功后,日军在全城范围内进行报复性的搜捕,麻克敌不幸暴露,壮烈殉国——向先烈致敬。 


炸毁樱花号列车

天马号列车事件。一次剿灭多名日伪高官,把汪伪政府成立的声势打击得灰头土脸。因为太爽了,所以很久以来都被当成YY……没想到竟然是真的。感谢萨苏老师,让英雄的事迹没有掩埋在故纸堆里,详细情况大家可以去搜萨苏老师的考证文来看。遗憾的就是根据萨苏的考证,炸毁天马号列车的行动负责人最终也牺牲在了抗日战场上,并没有看到胜利到来的那一天。 


营救战俘

沦陷期间,日军在上海设立了多达20个集中营……其中关押的也不全是战俘,很多是平民和老外。 

虽然这方面的资料不太丰富,但根据剧情,战俘——做工——出逃,我猜测原型事迹还是相对广为人知一点的:营救四行仓库残余壮士。 

估计魔都的姑娘们没有不知道的吧?大名鼎鼎的四行八百壮士。魔都有晋元路的……就像帝都有张自忠路、赵登禹路和佟麟阁路一样。我个人很喜欢这种地名命名法。铭记先烈,从本地做起。好歹要知道保卫了自己家乡的英雄是哪一位! 

八百壮士的结局——说八百人是为了壮声势,其实只有四百人——最后经过谈判,进入租界后解除武装,由英方暂时拘押,但在上海沦陷后还是落到了日本人手里。团长谢晋元被叛徒出卖并杀害,其余人被分散关押。其中一部分转到了南京提篮桥监狱,后来被派到孝陵卫做苦工,新四军趁机与他们取得联系,后顺利组织了营救。 


死间计划

大概是《孙子兵法》中的死间和二战中肉馅计划的结合体。 

虽然死间计划跟肉馅计划在具体行动上差异还是挺大的。但是作为二战中最经典、最富戏剧色彩的战略骗局,我很怀疑有谁在一开始了解二战情报史的时候,第一个看的不是这个案例?……所以我猜测肉馅计划多多少少提供了作者灵感。 

这个计划实在太著名了,几乎尽人皆知。 

只说一点,这个计划在很多书籍里都描述为一具尸体就把希特勒套得瓷瓷的,但实际情况是当初发现尸体后,德国人的第一反应“这是敌人喂给我们的假情报”——都是玩情报的狐狸,谁比谁傻啊?但最后德国人还是信了,因为英国人做了很多尸体之外的功夫。就为了这场以小博大,英国人制造了海量的细节,多个王牌间谍同时活动,打了一场精彩的配合战。 

现实毕竟不同于戏剧,真实的情报战是国家机器之间的对抗,不是个人能够承担的。战争也不是一个英雄或者两个英雄的胜利,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英雄组成的民族取得的胜利。 


第三战区大捷

我看过贴吧里关于第三战区大捷的讨论,最后似乎是认为是编剧失手?——因为39年这个剧里明确给出的时间点很尴尬……往前赶不上随枣会战,往后凑不上长沙会战,枣宜会战能凑上但打得那叫一惨!咋说也不能算大捷啊。 

总之,编剧设计时间线时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不过在40年还是有一场战役适合作为剧中的原型的。1939年底蒋介石发动的“冬季攻势”,准备充分,国军主动出击,让日本人吃了不小的亏。这也符合剧里死间计划从很早就制定好了。 

但是作者是不是有意暗示这场战役就是冬季攻势……我个人认为她没这个意思。能凑上冬季攻势是“凑巧了”。因为冬季攻势中第三战区战果一般,只能算曾取得过短暂优势吧。如果是有意契合剧情,我觉得说第四、五、八、九战区都更合适。 


其它

我非常喜欢死间计划,虽然它并没有写圆……但这个计划属于情报战里的战略欺骗,绝对的大招。非常上档次。 

基本思路是可行的,但按剧情的编排肯定行不通!……可以理解,编剧为了戏剧冲突什么干不出来?思路可行就够了。 

不过,这个计划有个特别说不过去的BUG就在于……当时的上海是孤岛。而战区跟国统区是接壤的……所以死间计划说不通的地方就在于,一份重要的军事密码没有直接从后方传递到前线,而是跨过战区、深入敌后到沦陷区里转了一圈……以致被日本人查获。日本人还要相信由这个密码译出的军情……这个逻辑不大通啊。 


是说原作有多爱魔都?……上面那么多原型在平津的事件都被移植到魔都了。作为一个帝都er,我嫉妒啦! 

……开玩笑的。 

臭名昭著的76号就在魔都。魔都辣么美、辣么时髦,却在抗战期间遭受了巨大的伤害。淞沪会战打得那么惨烈,沦陷期20家集中营……尤其可恨的,是日据上海时期,日本人在魔都疯狂地经营鸦片生意。 

管上海叫魔都,大家都知道这个魔是“魔力”的魔,赞美上海是一座特别有魅力的城市。然而在沦陷期间,魔都却是名副其实的“魔鬼之都”。 



跟真实历史接洽得好的谍战剧,编剧往往会在一些细节上埋梗。看得懂的人自然能get到,就像隐藏彩蛋一样。我特别喜欢《潜伏》就是因为他家埋的历史梗巨多…… 

《伪装者》里的梗也不少,我东拉西凑地扒拉了这些,也不确信靠不靠谱。觉得有谬误的同好们,欢迎指出bug~ 


PS:有姑娘说怎么没阿诚,是我看阿诚被其他姑娘八得很细致了……我也没什么特别的发现,所以就没写上去。^_^

 

评论(45)
热度(862)
  1. 共57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山椒鱼

我有一条遗世而独立的时间线……

© 山椒鱼 / Powered by LOFTER